Thursday, June 7, 2012

After Aiweiwei.....I enjoy thinking too much


昨天坐火车,半路突然决定下车去一个城市看艾未未的展览,抱着“过了这村就没这店”的想法。一点都没有为“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后悔,反而感受到了更多的启发。
我之前对艾未未没有过多的了解,只是从各种新闻媒体侧面的知道他大概说了/做了一些party不喜欢的事情。耐心的看了他的作品,才恍然大悟,他不是反对政府,恰恰相反,他竟然是一个如此热心侠义之人,真心想帮助柔弱的人,想要帮助政府。可惜大家都懂得,柏杨提到过,中国有“酱缸文化”。艾未未所想做的事情(比如揭开汶川地震死亡人数真相),无非被这些人看作另一瓢污水,混浇到我们的酱缸里,搅一搅,就和其他的臭气一同不被人察觉了。
他的作品里,有一个纪录片,是送1001个中国人去德国kassel免费参观他的展览。而记录这1001个人的行动本身也成为了一部生动的作品。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从未走出国门,农民模样的老爷爷,手里握着飞机票在飞机上向空姐找座位的场景。看到他即朴实又羞涩的表情,我的鼻子立刻酸了起来。也许艾未未并没有刻意描述这个反差,但是作为观众,他让我反思到自己是一个多么幸运的人。不过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许这趟旅行对于那位老人来说并不享受。也许让每一个观众产生各自想法,是艾未未这部纪录片的初衷吧。
德国人从渔夫到总统,都很好奇他的这个展览。德国人也是人,好奇是人的天性。就不要对“德国人怎样怎样”的话题太作评论了。记得一个德国朋友很坦诚的话:“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德国人感到自豪,我只是觉得很幸运,能够出生在德国。这是我的运气,没有什么。” 说这话的时候是有很多报刊发表欧洲人对那个欧盟国家最有好感,德国首当其冲。
最近在关注一些“审美学”的书,是我从未接触过的一个领域,很熟悉又很新奇。因为每个人都有对“美”与“丑”的印象。为什么玫瑰是美丽的,而蟑螂是丑陋的?而每个人对美的东西,都多少能够达成共识。我看不明白原因。不过前人说了,既然是审美,那就不要带着太多主观的欲望,只看事物本身。比如我几年前的时候,看到裸像会脸红,是因为我把它和人类的情欲联系起来了。而如果只关注画面本身,人的自然美,就会对画像产生由衷的喜爱。对于艾未未的作品,也许也没有必要追究“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究竟想要表达什么的目的”,而是单纯的独立开来,看影片实践中微妙的关系变化。(我已经被自己写晕了)。
最后再扯一点,我曾经熬了一晚上的时间看两个交友的娱乐节目,一个是非诚勿扰,还有一个是我们约会吧。因为我特别好奇什么样的人会在电视上相亲。看到后来,心里觉得很不舒服,不是针对节目本身,而是看到那些原本应该个性十足的女孩,却要想方设法迎合社会口味的需要,努力把自己框框在一个个“小女人”,“温柔体贴”,“。。”等等男人对女人的要求当中。尤其是有一位大姐大是的人物,在约会失败以后对着镜头发誓说自己一定要努力转变成一个小女人。我顿时为她感到惋惜。如果是自身的缺点,为一个人改变也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偏偏要磨灭一个人原本与众不同的天性,只是因为迎合那个她认为会喜欢她违心的‘小女人’行头的男人。每个人正是因为所经历的事情和生活条件不同,才让他本身拥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不知道站在台上的那些候选男人,有没有认真的想过自己是喜欢“大众标准”的女人,还是他有自己的标准,知道自己的脾性,知道自己想要找什么样的人。
然后我就想扯到教育了。。。不贫了。。。还是用一首我很喜欢的歌了结吧:Another Brink in the Wall, Pink Floyde.

Monday, April 23, 2012

Change bad habit, how?

坏习惯:
  1. 做事拖拉,不遵守时间;
  2. 睡觉太晚;
  3. 做事情虎头蛇尾;
  4. 做事情很容易被打搅。

为什么会这样做:
1. 做事拖拉,不遵守时间;4. 做事情易被打搅
    觉得要做的事情有难度,不一定能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
    对要做的事情不感兴趣,即使知道很重要;
    e.g.比如写报告的时候,隔一会就要查一下邮箱,查一下facebook。

奖赏: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降低事情的难度。制定计划的时候可以比预想的时间更宽松一些,不必急于求成。要有长期的(一个月,一)和短期的(一天)计划。找出做一件事的意义,积极的意义,培养对它的兴趣。

2. 睡觉太晚;
    当天想要做的事情没做完,但是又不想做。而且还不想再拖到明天。很矛盾。
奖赏:一天不要安排太多的事情,眼大肚子小。一天能做好三件事就可以了。剩下的就算是奢适品了。

3. 做事情虎头蛇尾;
    比如学习吉他,学习西班牙语
    因为急于求成,总是想的半年就可以做到。

奖赏:同样是想清楚自己究竟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比如学习西班牙语,在短时间内是用不上的,只是因为好听,会说的人多,以及我想去南美旅行做志愿者的愿望。做好长期的准备和计划,准备一次西班牙的旅行。

行动:
写下我想要做的事情,以及原因, 意义;
制定一个计划,不要太紧密,要留有空余;
循序渐进。


原文: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想改变一下自己或者自己的人生。我们吃得太多。我们抽烟。我们不锻炼身体。我们身陷错误的职业。我们花钱太多,攒钱太少。我们爱上不该爱的人。

一些人想改变一些东西,一些人则想彻底改变他们的人生面貌。

但我们能改变人生吗?如果能的话,该怎样做呢?

查尔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可能已经找到了改变人生的金钥匙。

杜希格是《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一名记者,他花了三年时间采访研究人员、营销专家和神经科学家,以期更好地了解大脑的运作机理以及如何将相关知识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他在自己的新书《习惯的力量》(The Power of Habit)中发布了研究的成果。

结论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是靠自动驾驶仪行进的,而我们却没有真正了解这一点。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受习惯而不仅仅是自觉选择的控制。

他写道,“习惯是我们在某个时候有意识做出的决定,然后我们就不再思考了,而是一直这样做下去,通常是每天如此。”

就连陷入危机的人也能够用这种知识改变他们的人生。

我们不可能忘掉坏习惯。战胜坏习惯的方式是学习新的、更好的习惯。

这本书开头讲述了“莉萨•艾伦”(Lisa Allen)的故事,莉萨•艾伦是一位年轻女士,她战胜了自己的坏习惯。一开始,她超重、酗酒、吸烟,背负着债务,也没有工作,她的丈夫也刚刚离她而去。而几年之后,她成功瘦身,不再酗酒吸烟,有了工作和收入,生活走上正轨。她去跑马拉松,买了房子,订了婚,并开始念硕士学位。

她的这番转变是从她下决心改变一个“基石”习惯开始的,她戒了烟。随后,其他变化一个接一个地发生了。

杜希格称,习惯是一种神经学现象。神经学家对莉萨•艾伦大脑的扫描图像进行了研究,发现“与她的老习惯相关的一套神经系统模式已被新模式覆盖。他们仍能观察到与她过去的行为相关的神经活动,但这些脉冲已被新的脉冲挤占。莉萨的习惯改变了,她的大脑也随之改变了。”

但你该怎样改变坏习惯呢?

杜希格称,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认为,所有习惯都可以分解为三个步骤:提示、习惯(他将其称为“惯例”)和奖赏。

触发习惯的第一步是提示,比如经过一家点心店,喝一杯咖啡,等等。奖赏是习惯真正要满足的某种渴求。

改变习惯的诀窍是先辨别出这三大要素,然后让它们向更积极的方向转变。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来详加说明。杜希格说,有段时间他不断长胖。他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呢?

1. 找出坏习惯。

杜希格注意到自己长胖了。为什么?是什么发生了变化?他意识到自己每天下午都会在工作之余休息一会儿,走到《纽约时报》社的餐厅,吃上一大块碎巧克力曲奇。

2. 找出习惯的奖赏。

你要寻找的真正奖赏或回报是什么?换句话说,在杜希格的案例中,当初他形成这种习惯是为了追求何种回报?他在试图满足什么渴求?

你可能认为答案是明摆着的。吃曲奇不就是因为想吃曲奇吗?

这可不一定。吃曲奇是因为想吃东西吗?是为了打发下午三点左右的无聊吗?是以此为借口溜达一下吗?还是为了借机与同事们在餐厅里聊天?

有意思的是,杜希格并不了解确切原因,研究也显示,大多数人都不了解这其中的原因。

他说,“我们通常意识不到我们行为背后的渴求。多数渴求事后回想起来都是显而易见的,但当我们处于它们的控制之下时,却极难发现。”习惯本身与习惯背后的真正奖赏或真正渴求之间其实存在巨大差别。

你该怎样找到奖赏呢?杜希格推荐了一个简单的三步走技巧:试验、记录、等待。

第一步是试验:尝试不同的其他习惯,看你能否感受到同样的奖赏。

吃曲奇的习惯是否仅仅是溜达一下的借口呢?于是杜希格尝试以散步来代替吃曲奇。

吃曲奇是不是因为想吃东西?于是他尝试在办公桌上放一个苹果。

第二步,每一次试验之后,尝试写下你脑海中最先出现的三件事,可以写下“情绪、随想、有关你的感觉的反思,或者就写下你脑海中出现的头三个词。”

为什么要这样做?研究习惯问题的科学家发现,做笔记这种行为的功能非常强大。(认知行为治疗师也认同这一观点)。杜希格写道,“它能迫使人在一瞬间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或感觉,”还能帮助你在一段时间之后回想起这些情绪。

第三步,做完这些之后,他等待了十五分钟。他定了闹钟。当闹钟响起来之后,他问自己:你现在还觉得特别想吃那块曲奇吗?

杜希格说,这十五分钟是关键。比方说,如果在吃完苹果或者散完步十五分钟之后,你仍然觉得很想去餐厅的话,那你就还没有找到什么是真正的奖赏。

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翻阅你的笔记,你应该能够辨别出与你的习惯相关的真正奖赏。

3. 找出提示。

一般来说,我们的习惯是由某些东西引起的。你在喝咖啡的时候会随手点一根香烟。你吃过饭会想吃冰淇淋。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要想克服坏习惯,我们就应该找出提示。

科学家已经发现,提示一般可归入五个范畴: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习惯临发生前的行为。

杜希格的提示是什么呢?为找到提示,他一直等到渴求来袭,然后他记下五件事:我在哪里?现在是几点?我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旁边有哪些其他人?渴求临出现前的行为是什么?

几天后,他分辨出了他的提示:时间。

每天下午3:30左右,他总想放下工作消遣一下,他说,就是那种跟朋友八卦几句的消遣。

并不是人人都跟莉萨•艾伦一样。但我敢肯定,每个人都希望甩掉自己的某些习惯。

Wednesday, February 29, 2012

It is really strange...

When I feel sad, all memories of past sourness flash back; when I feel happy, I remember just the moment of joy.

Wednesday, February 15, 2012

Listening = understanding?

No.

Every time as I read articles with titles such as "listening is an art", I close it up with a confident thought that "I am good at listening". Until recently, I met two friends who allow me to reconsider my way to listen to people. One is accepted by everybody that is good at listening; the other one criticized often that I am a poor listener. Thanks to the appearance of both of them at the same time, I started to look back at myself and think how to improve.

So normally when I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I noticed, that while they speak to me, instead of processing and analysing their information, I am always quite anxious thinking about....how should I respond. What should I reply to be less embarrassed, or to be impressive. It is cool to generate more and more topics and sometimes creative links, however, while meeting more and more new friends, it becomes boring...as if I am repeating my CV every time when applying a job. When I pay attention to my friend who is good at listening, I can feel that she is following the thought of the speaker. While she responses, she thinks on behalf of the speaker. Or in another word, put herself in the shoe of the others. In this way, the speaker is encouraged to talk more, and more useful information will be obtained.

Understanding the people is 100 times more important than exchanging superficial information. Because the communication on ideas/minds are more valuable than judgements.

To think further (thoughts are like networks, they are always interconnected :)), I used to be afraid of making new friends, talking with unknown people, perhaps I cared more how people will think of me instead of to really understand them. If I can be better at listening to people, bring them laughter and positive feedback, I think I should never have difficulties in making friends.

Think even more....I do noticed, that a lot of Chinese students I met abroad, we are lack of a good sense of humour. I don't want to generalize people, but when I was brought up, our parents, teacher, hardly tell us how important it is to have fun, to amuse people and being amused. As I remembered from high school, it is always about "achieving a successful career", "making your mother school feel proud of you","be a fundamental pillar of your country", but nobody told me how to enjoy my life, how to have fun. I guess this is the main value differences inter-cultural, which always makes me want to live abroad.